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理论研究  暨南文苑
 

澳门的归侨社团与中国的和平统一大业

时间:2011年11月22日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潮龙起

摘要:地处中国南大门的澳门,因其独特的历史地理条件而成为一个多元文化的国际城市。它包容万象,气氛自由宽松,人口迁徙流动频繁。20世纪60-70年代东南亚地区排华,使得大批华侨华人回流至此,以后仍有归侨陆续迁居澳门。至今,有60多个国家的归侨生活在此,成为澳门社会的一大特色。本文主要概述澳门归侨的简要历史,探讨澳门归侨团体的形成以及其对中国和平统一大业所作出的贡献。
关键词:澳门;归侨;社团;和平统一;
    澳门位于中南沿海的珠三角西侧,由澳门半岛、仔岛、路环岛和路氹城四部分组成,现总面积共29.2平方公里。数百年前,它只是中国西南边陲的一个小渔村。16世纪西方殖民势力东来,因其临海的地理位置,而落入葡萄牙殖民统治下,逐后渐发展成为东方贸易港口城市。长期的对外交流和频繁的人口流动,造就了澳门这样一个多元文化特色的城市。如今,约占澳门人口总数17%、来自五大洲60多个国家的归侨聚居澳门,就是澳门多元风情的写真。
  
澳门归侨概况 
    澳门向来是华侨告老还乡、安度晚年生活的安乐窝。澳门的归侨,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其中以亚洲为主,缅甸、印度尼西亚、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华侨居多,马达加斯加为主的非洲国家的归侨次之。
    据林清风先生的推算,2001年澳门人口总数为436,700人,澳门归侨、侨眷人口总数估计约74,700人,归侨、侨眷人口占澳门人口的17%;在归侨、侨眷人口中,缅甸归侨人数估计为46,000人,占澳门归侨侨眷总数的约60%。[i]另据澳门官方统计,居住在澳门的归侨有5万多人,约占澳门人囗总数的12%。从归侨的来源地来看,亚洲十七个国家有四万多人,非洲八个国家1500余人,大洋洲五国200余人、美洲20个国家各为二千余人、欧洲五国一百多人。除缅甸、柬埔寨之外,印度尼西亚归侨2000多人排名第三,马达加斯1000余人,秘鲁六百,美国五百。
     归侨是澳门总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也体现在澳门基本法叙述澳门界别的第133-134条中,把“归侨”列为一个界别。其原文如下:
    第一百三十三条 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教育、科学、技术、文化、新闻、出版、体育、康乐、专业、医疗卫生、劳工、妇女、青年、归侨、社会福利、社会工作等方面的民间团体和宗教组织同全国其他地区相应的团体和组织的关系,以互不隶属、互不干涉、互相尊重的原则为基础。
    第一百三十四条 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教育、科学、技术、文化、新闻、出版、体育、康乐、专业、医疗卫生、劳工、妇女、青年、归侨、社会福利、社会工作等方面的民间团体和宗教组织可同世界各国、各地区及国际的有关团体和组织保持和发展关系,各该团体和组织可根据需要冠用“中国澳门”的名义,参与有关活动。
 
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华侨聚居澳门?探寻根源,就得从澳门独特的地理历史环境来考察了。
    澳门地处中国东南沿海的珠江三角洲西侧,地势临海,便于出洋。16世纪葡萄牙殖民势力租借澳门,后趁中国国势衰微,攫取澳门主权,经营东西港口贸易。此后,澳门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葡萄牙殖民统治400年间,澳门未受到战火的洗劫,也就成为国人的避乱之所。在20世纪20~30年代一批批侨居美洲的老华侨回澳定居,让儿女出国接班或在港澳经营小生意。[iii]二战时期,葡萄牙为中立国,澳门亦成为国际避难所,大批难民蜂拥而至。华侨大量移民澳门多是20世纪60至70年代。这一时期,东南亚政治动荡,极端民族主义思潮再次抬头,有的国家掀起排华恶浪;有些国家则搞起所谓的社会主义国有化,从经济、文教上直接将华人粗暴地排斥出去,整个华人社会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1965年印度尼西亚政变后,掀起大规模排华浪潮;1967年6月,缅甸发生反华排华大暴乱;七十年代柬埔寨、越南又相继爆发战争等。在历次战乱、排华恶浪下,华侨生命财产损失惨重。政治上的摧残迫害,经济上的严厉打击,及文化教育上的极度限制,完全剥夺了华侨生存和发展的可能,他们只能纷纷逃离侨居国,而澳门历来相对安稳宽松的气氛,吸引了许多侨胞以及避祸的难民涌入定居。而中国大陆于十年浩劫期间,在极“左”思潮和路线的影响下,国家以阶级斗争为纲,海外关系成了里通外国的“危险关系”,华侨华人、归侨更成了可能的“间谍”、“特务分子”,倍受歧视和迫害,只好被迫申请出国另谋生路。但侨居国却不愿接受,而香港移民条例苛刻,对大陆人口入境限制严厉,只有澳门因劳力需要,容易批准定居申请。到1973年中国开始实施“来去自由”政策,放宽归侨出境定居的申请,这样,不少国内归侨就通过澳门亲友的关系,申请到澳门定居。仅在1970至1975年间,到澳门定居的归侨就有1.5万多人。
     20世纪60至70年代,澳门开始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业,需要大量劳力。大批归侨、难民仓皇逃难,少有积蓄。初到澳门,为了生存,他们放下身段,积极从事劳作,养家糊口。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涯,使得归侨更加珍惜生存机会,他们吃苦耐劳,勤劳守纪,普遍受到雇主赏识。以缅华归侨为例,当时的“宝源望远镜厂”,工人总数近六百,有95%是缅华工人。[v]现澳门归侨广泛分布在澳门社会各行业,如缅华归侨有进入酒店服务行业、银行、学校者,也有进入出租车、建筑、毛纺针织等行业;而印度尼西亚归侨主要从事建筑、地产、物业管理、旅游、会展、餐厅、零售商等业。澳门归侨中有不少人经过一番拼搏后,获得一定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开办商店,创建工厂,从事房地产业等。
    华侨华人初到澳门之际,人生地疏,为了相互依靠,多数归侨以原居地为单位,开始集聚在一起,如缅甸归侨主要聚居在三盏灯、新桥一带,柬埔寨归侨多聚居黑纱湾、马场一带,印度尼西亚归侨多聚居雅廉坊、提柯区一带,而国内改革开放后赴澳的归侨则多数与新移民聚居在黑沙环、马场一带。现在,随着城市社区的不断扩大,社会的不断发展,归侨已经散布在澳门各区,成为澳门现代化经济发展的劳动大军,更为澳门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澳门的归侨社团 
    归侨初抵澳门,虽按原侨居地聚居起来,以便守望相助,但面临诸如住房、就业、就学及经济方面等生存问题,迫切需要一个能协助他们解决各种问题,并能维护他们正当权益的组织。这样,在热心归侨人士的推动和筹备下,各种澳门归侨团体就应运而生了。
    根据相关研究报告,澳门现时有各种社团1700多个。据查,先后有十多个归侨社团产生,如非洲互助组(前身为华侨俱乐部,成立于1962年前后)、澳门归侨总会(1968年)、澳门黑猫体育会(1970年)、澳门缅甸互助会(1971年)、澳门缅甸归侨联合总会(1992年)、澳门秘鲁归侨联合会(2010年)、澳门越柬寮归侨联谊会(2010年)、澳门印尼归侨协会(2011年)等。澳门归侨总会是澳门六大社团之一,是澳门最有影响的归侨组织,它下属柬埔寨华侨联谊会[vi]、澳门非洲华侨联谊会、澳门侨界青年协会、澳门侨界妇女协会等。另外,有些社团从名称来看是地缘性团体,但其成员则以来自该地的海外华侨为主。如1973年成立的澳门福州三山同乡会,其会员主要由闽籍的缅甸、印度尼西亚归侨组成。类似的还有1960年成立的澳门崇正福利会[vii],1992年成立的澳门永靖同乡会[viii],1992年成立的澳门嘉应同乡会[ix]等。
    总的来说,澳门归侨社团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由来自相同国家的归侨组成社团,如澳门缅甸互助会、澳门秘鲁归侨联合会、澳门越柬寮归侨联谊会、澳门印尼归侨协会等;二是按人口的年龄、性别等自然属性组成的社团,如澳门侨界青年协会、澳门侨界妇女协会等。可以说,随着澳门回归后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地华人回澳门定居的人士会越来越多,相应的侨团组织也在不断增长。
    最初,各归侨社团创立的宗旨大致相同,以服务归侨需要为主。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经过40多年的发展和演变,各社团也开始面对新形势,与时俱进,不断补充完善功能,以便更好服务于侨界社会。近四十年澳门归侨社团的功能演变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1986年为止,为澳门侨团创建时期。初创的侨团,其宗旨大多为发扬团结互助精神,开展福利文教活动,维护归侨正当权益,协助归侨立足澳门社会新环境,重建家园等。
第二阶段是从1987年至1999年为止。此阶段,随着1987年4月中葡两国政府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的签署,归侨社团也开始转而关注、参与到澳门的社会事务上来。
    第三阶段是从2000年至今。自1999年12月30日澳门回归祖国,实行“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方针,澳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新形势下,归侨社团与时俱进,在充分发挥社团优势之际,又开始重新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
    澳门归侨总会成立于1968年,第一任主席梁雪予。该会是澳门最大的归侨、侨眷团体,在归侨中影响很大,历来被归侨称为“自己的大家庭”。该会在1985年通过的《澳门归侨总会章程》中阐明:“本会宗旨:发扬热爱祖国传统,维护归侨正当权益,促进归侨团结互助,开展归侨福利文教。”历年来,“侨总会”也始终不渝地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该会宗旨。侨总会成立的第二年,为争取改善华侨入境、过境条例,方便华侨返澳定居,专门设立了“澳门归侨权益维护委员会”,推派代表前往澳督府交涉。在其不懈努力下,当年7月,澳葡当局接纳了归侨代表所提要求,宣布修改华侨入境过境条例,简化手续,减少保证金额。[x]这为当时处于惶惶不安之中的南洋华侨赴澳提供了便利。此后,“侨总会”也一直致力于争取归侨合法权益。在侨总会文教部主持下,它从1972年开办各类补习班服务归侨,先后开设英文补习班24期、中文补习班14期、普通话补习班8期,并应需开设广东话补习班、葡语初级补习班。到1979年2月,参加各类补习班的归侨总人数达到357人,可见当时盛况。补习班的开设,给当时澳门归侨在生活、工作和就业方面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新世纪,澳门归侨总会按照“走出去,请进来”的思路,开始加强与澳门其他归侨社团的交流互动和团结合作;更加强与内地侨界的互访,走访了广西、江苏、北京、云南等省市侨办,相互增加交流和了解,也借机增加了澳门归侨同胞对祖国的爱国热情,提升了他们对祖国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此外,侨总会还组团访问印度尼西亚、柬埔寨,借此拉近澳门与东南亚国家的距离,推动澳门与东南亚诸国在经贸及旅游方面的合作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归侨社团自身存在的不足也暴露出来,诸如侨团领导阶层及会员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等问题。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澳门各归侨团体必须正视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以澳门归侨总会为首的归侨社团,也开始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开始总结经验,采取积极措施,实行侨团改革,吸收更多青年一代加入侨团,力求通过改革给侨团注入新活力,提高侨团综合素质。虽然,因主客观条件限制,侨团当前的改革不可能取得理想效果。但如何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把其他归侨侨团团结起来,进一步更好地服务于侨胞,服务于澳门,将依然成为澳门归侨总会改革的重要课题。
三、澳门归侨社团与中国的和平统一大业
 
    几十多年来,澳门归侨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澳门早已生根发展,为澳门经济的繁荣、社会的发展、文教科研的振兴,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为中国的和平统一大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澳门归侨及其社团因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特殊身份,在对台工作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首先,澳门是两岸交流交往的重要平台和纽带。澳门回归祖国十多年来,利用其特殊的地缘、人缘、文缘优势,为两岸同胞的交流、互动,两岸关系发展模式的突破、创新,进行了积极探索,起到了重要作用。从人员往来看,多年来,台湾是澳门的第三大客源地。从经贸往来看,2005年以来,澳门逐渐成为台湾向祖国大陆各地推介地方特色产品、促进特色产业发展的窗口和展台,两地经贸交流与合作正在拉开新的帷幕。[1]
    其次,澳门具有“一国两制”的示范效应。澳门回归十多年来,成功践行“一国两制”方针,开创了澳门历史的新纪元。在“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方针下,澳门在政治、经济、民生等领域,都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充分证明了“一国两制”在澳门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澳门作为“一国两制”的示范基地,为台湾同胞了解“一国两制”的具体内涵,探索“一国两制”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意义提供了研究样本,这必将对台湾问题的最终解决产生积极影响。[2]
再次,从归侨本身的身份来看,五、六十年代,移居台湾的华侨数以万计,台北就有缅甸归侨居住的一条街。澳台两地的归侨具有共同的经历、身份和历史认同,具有相似的语缘和文化,[3]这样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澳台归侨之间来往密切。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随着海峡两岸形势的变化,港澳归侨及其社团逐渐由对立转向缓和,彼此相互合作,与台湾同胞之往来频繁,起到了“以侨引台”的积极作用。有些澳门归侨,一个家庭成员分居或工作在两岸三地;生活工作在两岸三地的亲友更为普遍,这是他们做好台湾人民工作的独特优势。大部分生活在澳门的归侨和生活在台湾的归侨有着更密切的联系,台湾的归侨更能理解“一国两制”的含意。[4]
近几十年来,澳门归侨及其社团对中国和平统一大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主要体现着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各侨团章程都明确说明其社团拥护“一国两制”方针,在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增进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推动祖国现代化建设和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维护各族人民大团结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如澳门归侨总会宗旨是爱国、爱澳、爱乡;团结澳门归侨、侨眷;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开展各种活动;加强与国内各省、市侨办、侨联的联系和友好往来;发挥“侨”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支持和配合澳门特区政府的各项政策,为祖国的繁荣安定和统一大业,为澳门的经济发展和稳定,作出应有的贡献。澳门缅甸华侨互助会、澳门柬埔寨华侨联谊会等各侨团制订各自新时期发展总路向时都提出“努力融入澳门社会,积极参与澳门社会事务,与澳门同胞一起,为澳门社会的稳定、经济繁荣及持续发展,为祖国的最终统一共同努力,共创明天”。[5]
    第二,在具体行动中,澳门归侨社团也把握机会,积极组织其成员,举办各种形式和多种主题的会议,发挥“侨”的独特性,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方式,加强海内外侨界的联系互动,并与港台及海外侨团、侨社广结友谊,不仅为澳门特区政府构建华商经贸合作平台添砖加瓦,也为促进两岸和平发展、推动中华民族和平统一大业和祖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尽心献力。具体的事例体现在以下方面:
随着1987年中葡两国政府联合声明的签署,澳门进入过渡期。侨总会在服务归侨同时,开始关注澳门社会事务,参与到推动澳门顺利过渡上来。1989年9月16日,侨总会成立基本法关注小组,代表侨界对澳门基本法起草建言献策;并在1994年5月,侨总会出面主办,举行推介基本法茶话会,以此介绍推广基本法。
    1999年12月20日,澳门终于回到阔别几百年的祖国怀抱。澳门回归以来,归侨社团更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拥护祖国“一国两制”方针,促进祖国统一,支持特区政府依法施政,为特区建设作贡献。回归日前后,澳门各侨团举办了各种庆祝活动。澳门缅华互助会在2000年1月主办“庆祝澳门回归祖国和首届世界缅华同侨联谊大会”,来自缅甸的和从缅甸移民他国的华侨华人,以及台湾地区、香港、中国的缅甸华侨等相聚在澳门,宣传澳门实行的“一国两制”和“澳人治澳”的具体政策。
    “台独”分子陈水扁自2000年上台执政以来,不断推行“去中国化”和“渐进式‘台独’”。为打击“台独”分子的嚣张气焰,澳门归侨总会先后多次举办谴责陈水扁当局“台独”主张的大型活动,抨击“台独”分子企图分裂祖国、破坏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言论和行径,表达了澳门同胞坚决支持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原则立场,期盼中国和平统一大业早日实现。[6]一些归侨代表还从自己的切身经历谈到,“爱国主义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作为曾漂泊海外的华侨,背井离乡、寄人篱下之苦,使我们悟出一个道理:没有祖国,便没有一切。曾在日本帝国主义铁蹄下度过受凌辱日子的台湾民众,与我们有着共同的经历,应有共同的感受。“台独”分子等拖延阻挠两岸和平统一的企图,必将以失败而告终”。[7]
    2004年12月,在澳门侨总负责人的推动下,澳门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正式成立[8]。侨总负责人担任了澳门和统会的主要领导职务,其中澳门归侨总会副会长刘艺良还担任了和统会的会长。“澳门和统会”成立以来,先后召开“反分裂、促统一”座谈会,召开支持《反分裂国家法》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座谈会,汇编出版并派发《支持反分裂国家法,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座谈会发言册,举行“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台独’行径座谈会”,主办“全球华侨华人促进中国和平统一大会”等。
    澳门归侨总会还于2001年、2004年、2009年先后举办了三次“华侨华人聚濠江联谊大会”,广邀海内外侨社、侨团代表聚会澳门,让侨界分阶段领略、感受“一国两制”的威力,分享“一国两制”在澳门成功实践的成果和经验。[9]
    2011年6月,澳门归侨总会与中国侨联等单位合办“华侨华人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大会”暨“华侨与辛亥革命”、“建国方略与复兴伟业”图片展,八十多国侨领台港澳侨界代表与会。[10]举办辛亥百年纪念会,对于海外华人来说,缅怀华侨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发扬光大辛亥革命精神,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在推动中华文化方面,澳门归侨总会也一直不遗余力,举行各类中华文化研讨会、两岸四地青年互访交流活动等多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与各界社团及涉台单位增加合作、互相支持,加强两岸交流、弘扬中华文化,推动祖国和平统一。 
    综上所述,归侨是澳门总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澳门经济、社会、文教、政治等各项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澳门归侨由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特殊身份,其在对台工作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实践证明,几十年来,澳门归侨及其社团举办了各种形式和多种主题的活动,为中国的和平统一大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1]林清风:《澳门人口构成特征及归侨人口初探》,参见林清风、许均铨:《归侨在澳门》,华人国际新闻出版集团2005年版  第316页。
[1]王起昆:《悠悠归侨情,九九迎回归》,http://www.xmqs.xm.fj.cn/qw/dz/003.html
[1]吴志良、杨允中主编:《澳门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版。
[1]余思伟:《澳门的归侨及其社团组织》,广东华侨历史学会编:《广东侨史论丛》(第一辑),香港荣誉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第305页。
[1]张惠周:《澳门是缅华的家》,林清风、许均铨:《归侨在澳门》,华人国际新闻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267页。
[1]该会前身是柬华福利组,成立于1975年,1993年易名为柬埔寨华侨联谊会。
[1]该会由美洲的秘鲁、巴拿马、檀香山(美国夏威夷)等归侨组织的,是澳门最早由归侨组织的社团,原会所在柯利维喇街,1963年1月23日向澳门政府注册训令175号,名称为“中国华侨旅澳澳门崇正福利会”,现搬迁到光复街。
[1]该会是由旅居澳门的福建永定、南靖两县的乡亲组织起来的。1992年4月两县旅澳乡亲举行清明祭祖聚餐会,提出成立永靖同乡会事,得到众乡亲响应,即成立筹委会。经积极筹办,于同年11月29日举行成立大会。该会为会长、理监事长制。每届任期3年。此会原本也全以缅甸归国华侨等为主,后来加入非归国华侨的会员。
[1]该会以原籍广东梅州市下辖的梅江区、梅县、蕉岭县、大埔县、丰顺县、五华县、平远县、兴宁市等的澳门市民为成员。梅州清代称嘉应州,该会依循海外兄弟社团称谓及方便联系,称为“澳门嘉应同乡会”。该会的成员有缅甸、印度尼西亚、东帝汶等多国的归侨。
[1]林清风:《澳门归侨总会》,《侨总为归侨争取合法权益》,参看林清风、许均铨:《归侨在澳门》,华人国际新闻出版集团2005年版  第5~14页。
[1](澳门)刘艺良:《发挥澳门区位优势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统一论坛》2010年第6期。
[1](澳门)刘艺良:《发挥澳门区位优势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统一论坛》2010年第6期。
[1]众所周知,台湾人大多讲闽南话,而澳门人口约四分之一来自福建,这种血肉相依、同种同文、密不可分的关系,彼此间更加容易沟通。因而,中华文化,特别是闽南文化,理应成为沟通闽澳台的桥梁。
[1]王起昆:《悠悠归侨情,九九迎回归》,http://www.xmqs.xm.fj.cn/qw/dz/003.html
[1]http://www.xmqs.xm.fj.cn/qw/dz/003.html
[1]http://news.sina.com.cn/c/2002-08-06/0912661406.html
[1]http://www.chinanews.com/2000-3-18/26/22602.html
[1]澳门和平统一促进会会是由赞成中国和平统一的各界人士组成的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非牟利社会团体。“澳门和统会”的宗旨是推动和发展海峡两岸的民间往来,促进祖国早日实现和平统一。主要任务是广泛联系祖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和海外各界人士及相关团体,共同探讨海峡两岸关系,推动和平统一的进程,促进海峡两岸民间的经贸、文化、教育、科技、旅游、体育、艺术、新闻出版、学术等方面的交流和往来。
[1]林清风:《迈开步伐,走向世界》,参看林清风、许均铨:《归侨在澳门》,华人国际新闻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19~23页。
[1]《澳门华侨华人纪念辛亥百年大会周四举行》,《澳门日报》2011年6月19日。
 
作者简介:
潮龙起(1963—),男,江西彭泽人,暨南大学历史系教授,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华侨华人研究。
通讯地址:广州市黄埔大道西601号暨南大学历史系
邮编:510632
电子邮箱:tchaolq@jnu.edu.cn


  

栏目导航
通知公告
    请下载关于印发《暨南大学统一战线成员献计献策工作条例(试行)》的通知点击下载浏览该文件200633119811203    More >>
宣传橱窗       More..
活动相册

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