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中国民主建国会成立80周年,为积极响应民建中央开展“传承民建优良传统,厚植爱党爱国情怀”会史大学习活动,9月3日至4日,民建暨南大学基层委员会组织多学科会员们赴梅州市大埔县,开展主题学习与实地调研,汇聚智慧力量,助力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
在民建广东省委会专职副主委欧壮喆等领导的带领下,民建暨南大学基层委员会一行与民建梅州市委会、大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共同参与了本次富有成效的学习调研活动。
重走红色交通线,坚定理想信念

9月3日上午,会员们抵达大埔县,重走中央红色交通线。这条重要的历史通道曾输送大量革命物资与人员,承载着先辈坚定的理想信念与无畏的牺牲精神。在棣萼楼,会员认真聆听红色历史讲解,深刻认识到红色政权、新中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来之不易,进一步增强了历史使命感与政治责任感。

当日下午,会员们赴埔北中学探访暨南人在革命年代的奋斗足迹,深切缅怀为国家民族奉献终身的先辈,并实地调研偏远乡镇中学英语教师资源配置等现实难题。随后,会员们集体前往省民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三河坝战役旧址谒访。此役系南昌起义军在广东境内的关键一役,被誉为“没有三河坝战役,便无井冈山会师”。伫立庄严肃穆的旧址前,会员们仿若穿越回烽火岁月,深切体悟革命精神的磅礴力量,接受深刻精神洗礼。
聚焦民生与发展,务实建言献策

会员们深入大埔县洋门村调研新农村建设情况,并考察当地产业发展。由民建暨南大学基层委员会会员募捐21000元及发动捐款筹集约20万元建设的洋门桥已竣工通车,成为“百千万工程”战略实施背景下乡村面貌焕新的生动体现。调研中也发现当前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多年来,民建暨大基层委持续发挥教育、医疗、科技等多学科优势,已发动捐款捐物并募集资金约200多万元,积极为梅州市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与支持,助力“双百工程”扎实推进。
在大埔县青花瓷企业调研期间,会员们重点关注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型发展,就市场拓展、品牌建设及科技融合等提出多项建议,致力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深度融合,为老区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当日下午,调研团队在大埔县政府召开座谈会。民建省委会、民建梅州市委会和各级领导、暨南大学20余位多学科教授,与广州“双百”挂职干部团队及有关单位代表,就教育、医疗、科技和经济发展等民生议题进行深入交流,全面梳理地方发展瓶颈与真实需求,共同探讨合作路径与长效机制。

本次活动得到民建广东省委会和大埔县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与支持。欧壮喆专职副主委强调,民建暨南大学基层委员会应继续发挥智力密集、资源广泛的特点,传承优良传统,积极融入国家与广东省重大战略,切实履行参政党职能。大埔县相关领导对调研组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衷心感谢民建暨南大学基层委员会长期以来的关心与援助,并期望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共同推动老区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活动期间,民建暨南大学基层委四个支部联合召开会议,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会议强调,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要立足本职岗位,发挥专业优势,切实履行参政党职能,推进高质量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民建暨南大学基层委员会将继续凝聚共识、发挥优势,为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持续贡献智慧与力量。
(民建暨大基层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