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建言献策  建议书
 

关于在我省建设大型综合性应急模拟避险(生命)体验馆的建议

时间:2014年09月18日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系统管理员
 
关于在我省建设大型综合性应急模拟避险(生命)体验馆的建议
省政协委员、民革暨大总支主委  柏志全

    【情况分析】我省是一个重大自然灾害频发的沿海省份,也是紧临国门的重大疫情高发地区,同时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提速,社会关系(包括民族关系)和利益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社会面临诸多新的矛盾,导致人为的灾害也时有发生,所有这些都在考验与检视我们政府的应急管理能力。如何有效、及时地应对突发事件、控制事态与减少伤亡,减少突发事件对老百姓的精神与心理影响,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
    有调查显示,中国人应对突发灾害的危机意识、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较差,在灾难中自救、互救的逃生能力更差。我国每年由于公共安全问题造成的损失有6500亿元人民币,约占GDP总量的千分之六,广东省每年损失约190亿元。表明我国及我省目前社会层面的安全教育体系不健全,国民安全教育远远不能适应灾难频发的现实情况。公众是应对突发事件的行为主体,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处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的公众是否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将直接关系能否最大限度避免或减少所造成的影响和损失。公共安全危机对每一个人的打击概率是均等的,需要我们每一个公民都要成为构建安全社会的积极力量。资料表明,1923年关东地震后,80余年间日本发生过几十次7级以上地震,但损失却逐渐减少,日本和菲律宾受热带风暴威胁的程度相当,但日本因此丧生的人数只是菲律宾的1/17。我国去年4月20日的芦山地震与五年前的汶川地震相比,震级相仿,但是人员、财产损失比五年前小很多。也就是说,大灾不一定就会带来大难,这取决于当地承灾能力的大小,与全民自救培训直接相关。作为灾害频发的国家,日本提倡“自救”、“共救”、“公救”的理念。灾害发生后,往往居民首先开始自救、然后是邻里社区共救、最后才轮到政府施行“公救”。这个例子,对于我们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有很大的启示。经过芦山地震,“三分他救、七分自救”的概念已经广为人知,凸显了平时向广大群众普及灾难预防和自救互救知识与技能的重要性。
    地震多发国中如日本,防灾防震教育已深入义务教育体系之中,早在幼儿园、小学、中学阶段,人们就有高度的防灾意识和丰富的逃生知识。反观我国,防灾教育知识只做到了简单的普及,并未深入人心。我国的公共安全全民教育系统的建设尚不健全,应急避险体验也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我省也只有个别地市、街道有小规模单一主题的体验馆,东莞、珠海市有计划但尚未开建,与亚洲的韩国、日本及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广东在经济建设、应急管理等方面已走在全国的前列,在全国率先建设一个既可作为市民应急避险普及教育,又可作为自救互救技能训练的大型综合性应急模拟避险(生命)体验馆,造福百姓是十分必要的。其不仅是应对当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以及社会安全四大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迫切需要,也是落实广东省政府《广东省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粤府办〔2011〕97号文,健全应急宣教体系,强化面向公众的应急知识普及,提高公众的应急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的具体行动;是建设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保障改革开放成果,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高度负责,提升广东省应急管理工作水平的重要支撑;是对于我省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广东模式”,提升科学预防和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建议】全民普及防灾知识不能仅靠书本,而是需要政府带头建立应急模拟避险(生命)体验馆,使参观者(尤其是青少年)树立正确的防灾意识并真正掌握自救互救技能,将安全常识学以致用,达到强化训练及强化记忆的效果,防患于未然。
    体验馆应以安全体验和防灾教育为主题,利用光影、声音、动态模拟等高科技手段营造各类灾害逼真的场景,使参访者有身临其境的体验,让体验者在模拟环境下学会如何防灾、逃生、自救。
    体验馆设若干个分馆,如:一是自然灾害体验馆,包含有训练中心、风灾、水灾、地震、火灾等各种突发灾害体验场;二是人为灾害体验馆,包含浓烟避难、灭火器体验、紧急救治体验(心肺复苏术)、119、120报警训练等体验活动;三是救助救难体验馆、影像馆、安全常识问答等场地。
    体验馆建成后,应将其中的一些体验纳入大、中、小学的安全教育体系,使其成为必修课程和安全教育实践基地。如果配套设施齐全,还可成为旅游景点。体验馆不同于一般的科普场所,也并非纯粹的游乐场所,它是一所综合性、专题性的安全教育实践基地,对于在市民中普及安全常识,特别是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防范各种灾害危险的技能普及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栏目导航
通知公告
    请下载关于印发《暨南大学统一战线成员献计献策工作条例(试行)》的通知点击下载浏览该文件200633119811203    More >>
宣传橱窗       More..
活动相册

建言献策